查看原文
其他

【学生管理】陈斌: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演进图景、现实境遇与优化路径

01

作者简介

陈斌,副教授,从事学术职业与教师发展、研究生教育研究。

02

引用本文

陈斌,王艳.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演进图景、现实境遇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3,17(3):76-87.

03

摘要

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3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历经初步探索期、快速增长期、稳步发展期和高质量建设期四个阶段,明确了行之有效的专业硕士教育制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强化了服务社会的专业硕士培养导向。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规模扩张的同时面临发展定位存在偏差、培养机制整体有待完善、培养过程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明显、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匹配不够等困境。面向未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亟须凸显行业导向性,科学研制并动态调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实现能职匹配,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强化协同效应,推动多元主体共同育人;推动产教融合,探索多元化培养途径。

04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应用型人才;行业导向;产教融合

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国国民教育体系顶端,是培养高层次人才、提升人才竞争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以下简称“专业硕士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91年设置第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以来,历经30余年探索与发展,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制度。专业硕士教育已成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服务创新国家建设和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战略重点,发挥着“引擎”作用。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适应战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生教育发展重心逐步从以科学学位为主向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并重转变,专业硕士数量于20世纪70年代超过文理硕士。克利夫顿·康拉德(Clifton Conrad)等根据决策情境将硕士学位分为附属型、职业发展型、学徒型和社区中心型。过去,我国高等教育体系长期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培养,客观上造成了应用型人才占比过低,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当前,我国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这就需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教育,有针对性地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专业硕士。

当前,对于专业硕士教育探讨的研究相对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国际经验镜鉴。如张飞龙等探讨了法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特征;胡莉芳对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以期为我国的专业硕士教育提供启示。二是聚焦某类具体的专业硕士探讨发展现状及问题。如穆雷基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报告》,对我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李小波等指出警务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困境及未来发展方向。三是对我国目前专业硕士教育的省思。如曹洁等对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方面提出现存问题及改革设想;高耀等提出了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中的典型问题及对策。已有文献较少从历史的视角对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如果不了解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整体发展的价值导向与逻辑走向,很难从中汲取改革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据此,本研究基于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历程,立足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特点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分析专业硕士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与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而提出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以更好地实现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演进图景


(一)初步探索期(1991—2001年)

改革开放初期,伴随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逐步确立,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多元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受之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开始在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之外探索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我国最早的专业硕士教育肇始于1991年设置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MBA)。此后,我国在1992—1998年期间相继增设建筑学、法律硕士、教育硕士等7种专业学位。为有效满足刺激消费、拉动内需和高校扩招等现实需求,专业硕士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意见》提出“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按需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指导方针,专业硕士教育逐步由效率主导转向质量主导。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影响,这一阶段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较少,企业、社会、行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不足,专业硕士教育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规模有待提高。在发展初期,教育行政部门和学界对专业硕士教育缺少系统研究,理论准备不足,发展定位与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加上“重学轻术”积习颇深,学术型硕士教育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专业硕士教育基本沿袭学术硕士培养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


(二)快速增长期(2002—2009年)

进入21世纪,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催生了许多新的职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加迫切。200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不断扩大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规模”。此后,我国相继增设教育学、临床医学等16种专业硕士学位和4种专业博士学位,专业硕士教育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2009年教育部要求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范围,明确提出新增5万名招生计划,意味着研究生教育发展逐步实现从学术型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方向转变。在此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通过发展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扩大高等教育供给,促进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有效夯实了制度基础。专业硕士教育规模增长显著,培养对象更加多元,学习方式更加灵活,专业种类明显增多,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由此迈上新台阶。专业硕士教育规模得以有效扩大的同时,如何有效满足社会和行业企业对多元化、个性化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何确保质量与数量同步增长成为这一阶段急需解决的议题。


(三)稳步发展期(2010—2019年)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要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此后,教育行政部门在发布的多份文件中对未来5~10年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前瞻性部署。“十三五”时期,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如何培养规模可观的服务于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显得尤为迫切。专业硕士教育更加关注劳动力市场需求,重视研究生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切性。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加强案例教学,改革教学方式。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超过50%,正式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其中,我国学术型硕士招生数量为337061人,专业硕士招生数量为474273人,后者比前者高出40.7%。当经济社会发展出现重大转型时,教育外部因素对专业硕士教育的驱动作用愈加明显,专业硕士教育也将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一时期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更加紧密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制度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与联合培养基地建设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然而,专业硕士培养仍面临参与主体单一、社会组织参与积极性不高等现实困境。


(四)高质量建设期(2020至今)

2020年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题的全国性大会。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原则,提出要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这意味着在未来5年,专业硕士教育规模将得到进一步扩大。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需要一大批高学历人才作为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对专业硕士教育的需求产生了实质性转变,经济建设主战场和用人单位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工程、财经、政法等领域急需一大批创造型、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这一时期,专业硕士教育实现了从单纯注重学术型硕士向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并重转变,强调供需匹配,突出数量与质量协调发展,注重通过产学研用一体化机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取得的主要成就

21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事业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专业硕士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质量得到提升,确立并完善了专业硕士教育管理制度,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基础。


(一)明确了行之有效的专业硕士教育制度

一是确立了“中央地方高校”三级管理制度。我国专业硕士教育能够在相对有限的时间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政府部门针对专业硕士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的持续变革,并逐步确立了“中央地方高校”三级管理制度。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积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逐步意识到专业学位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其暂行办法实施以来,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锐意改革,逐步形成了“中央地方高校”三级管理体制。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制定涉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宏观政策,包括制定全国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法,审核与评估专业学位授权点,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协调专业学位生源结构与招生指标,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互衔接,组织领导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相关的社会组织和学术社团等。事实上,我国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过去30多年对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及其类型设置等方面进行了持续优化调整,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1997年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2010年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和2017年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办法》等。省级政府作为沟通中央与高校的纽带,一方面积极落实中央制定的涉及专业硕士教育的政策文件,包括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专业学位授权点的审核、评估工作,进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改革;另一方面不断统筹协调本省各高校专业硕士教育工作,包括拟定本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指导推进专业硕士培养,负责专业学位点设置的审核、报批及调整以及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监管等工作。高校作为专业硕士教育的主体单位,具体负责专业硕士教育的所有培养环节,包括确立招生录取标准与方式、制定与落实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推动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改革等。30多年来,三级管理部门围绕提升专业硕士教育质量这一核心议题,不断促进管理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确保我国专业硕士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是形成了由“政府行业企业学术组织社会组织高校”共同组成的教育评价制度。科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是推动专业硕士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高校作为专业硕士教育的主体单位,积极吸收政府、行业企业、学术组织、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参与专业硕士培养。其中,政府主要通过立法、规划和评估等方式评价和监督专业硕士教育工作。例如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教育发展方案”)明确提出要加快扩大专业硕士规模,“稳步扩大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布局,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行业企业主要通过认证、介入培养过程、提供实习就业支持等方式参与专业硕士教育。职业性是专业硕士教育的重要属性,行业企业的持续深入参与是确保专业硕士教育质量的关键。行业企业一般通过派出兼职教师、提供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培养和建立研究生工作室等方式实质性参与研究生培养全过程。学术组织和社会第三方机构主要通过发挥自身专业所长,通过咨询、评估等方式指导和监督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准设立的学术组织。目前,我国已在金融、应用统计、税务等专业领域设置36个教指委,涵盖绝大部分专业硕士学位类型。教指委在专业学位教育标准制定、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充当高校、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纽带,有利于适时转变政府职能,促进专业硕士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21世纪以来,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逐步探索建立由教育内部评估、中介机构评估和社会评价共同组成的专业学位教育评估体系,有效提升了评估的客观性、科学性和权威性,以强化对专业硕士培养单位的规范管理。2019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19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工作的通知》要求开展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深化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改革。《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就健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强化导师岗位管理和完善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教育发展方案规定,要强化学位论文的应用导向,完善学位论文评审、论文抽检办法和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制度,将产教融合培养研究生成效纳入评估指标体系。这些对完善专业硕士教育评价机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

一是在培养目标上逐步明确了高层次应用型导向。我国专业硕士教育改革的主体方向是探索形成能够有效契合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相较于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应更加关注现实需求,强调在应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2020年发布的教育发展方案指出,专业硕士教育在适应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化、对人才需求多样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主渠道。应用性作为专业硕士教育的内生属性,意味着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和行业企业对技术的要求。无论是从技术质量还是从功能质量来看,专业硕士教育都必须始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与职业资格相衔接。如上海交通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遵循“高起点、国际化、厚基础、重实践”的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是在课程教学上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相较于学术型硕士教育,专业硕士教育更加强调实践教学和就业导向。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强调,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应根据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体系框架,突出课程实用性和综合性,增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专业硕士教育应依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和个人发展需求建构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类别。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应以职业需求为培养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培养导向,以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提升为培养核心,校内课程学习与校外实践课程紧密衔接。近年来,我国高校专业硕士教育聚焦实践能力培养,不断优化课程教学环节,包括邀请校内外专家和行业专家共同参与专业硕士教育教材的编写,吸收行业企业骨干和研究生参与典型案例库的建设,探索角色扮演、模拟训练和企业实训等教学方法改革,构建面向行业企业的复合型课程体系。

三是在导师队伍建设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肩负重要育人使命。我国高校历经多年探索,逐步建立起校内外双导师的专业硕士指导制度。为有效创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教育发展方案指出,导师须有在行业产业锻炼实践半年以上或主持行业产业课题研究、项目研发的经历,在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每年应有一定时间带队到行业产业开展调研实践。近年来,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围绕“双导师”主要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模式。所谓“引进来”主要是指积极引进富有教育情怀的行业企业骨干参与专业硕士教育培养过程。外聘教师主要参与课程教学、实践指导和研究生指导等工作。所谓“走出去”主要是指高校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校内教师以企业兼职、合作科研等方式进行再学习的过程,以增进对行业企业一线的了解,积攒实践经验,提升研究生指导能力。如重庆大学为推动教师成长而实施的“青年教师工程素养培训计划”要求所有新进青年教师入校后首先需要进入企业接受为期一年的工程素养培训。与此同时,我国高校还在专业硕士教育中探索“双导师”和导师团队等联合指导方式,包括完善校外导师的遴选标准、明确校外导师的责任义务和激励机制、建立校外导师全过程参与研究生培养保障制度等。


(三)强化了服务社会的专业硕士培养导向

一是持续扩大的专业硕士教育规模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研究生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2017年全国研究生离校调查数据,专业硕士毕业去向主要为就业(74.2%),比学术型硕士高4.7%;专业硕士主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包括专业技术岗、管理服务岗和企业研发岗,累计占比87.3%。专业硕士为服务国家创新型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202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毕业总数为57.71万人,其中,专业硕士为29.06万人,基本形成了学术型硕士与专业硕士均衡发展的态势。在国家大力支持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趋势下,专业硕士规模呈现快速扩大趋势,专业硕士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为有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新版学科目录新增22个专业学位,撤销2个专业学位。可以预见,我国专业硕士规模仍将呈现快速扩大趋势,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集聚效应将日益凸显。

二是专业硕士教育与政府、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教育发展方案提出,要建立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突出供需匹配,强调数量与质量统一。我国政府和高校等逐渐意识到“职业指向性”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专业硕士教育最重要的参量之一。据此,我国已初步形成相对独立的专业硕士培养体系,专业硕士培养与我国主要行业产业初步实现了有效对接,并着力探索出专业硕士与职业资格互通的多元模式。高校作为专业硕士教育的办学主体不断凸显人才培养参与主体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让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从过去的非主体状态变成主体状态,增强主体间性,充分激活了多元主体的教育潜力和育人活力。


三、普及化阶段

我国专业硕士教育面临的现实挑战

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为研究生教育发展带来新契机,专业硕士数量与质量均有较大提升。不过,我国专业硕士教育在资源有效供给、教育结构、培养模式、发展合力和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同时存在定位“同化”、内容“软化”、过程“异化”、评价“矮化”和条件“弱化”等现象。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仍面临“大而不强”的现实问题,专业硕士教育仍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


(一)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定位存在偏差

尽管我国专业学位教育改革试验历经30余年,但属性不明一直是困扰专业硕士教育的根本问题,甚至出现“概念危机”。属性不明的根源在于对专业学位教育的职业性、专业性与学术性等属性缺乏清晰的认识。职业性注重培养学生在具体工作岗位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专业性侧重于培养学生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学术性则主要关注学生学术思维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从概念范围看,职业性要大于专业性和学术性,但三者并非相互割裂而是互相联系、有机统一的整体。从应然角度看,专业硕士与职业本科、普通本科之间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如果学术型硕士致力于“向上发展”的话,专业硕士应努力寻求“向外发展”。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发展定位与培养规格上应有所区别,专业学位作为具有明显职业背景的学位,突出强调工作经历和实践取向,致力于为特定职业领域培养专门人才。然而,受传统观念和制度惯性影响,专业硕士学位地位不高、不受重视,导致其在招生录取中吸引力不足,在复试环节选拔标准区分度不高,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实践导向不强,专业实践及其基地建设成效不彰。从深层次来看,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定位存在偏差的根源在于高校领导与管理者的观念陈旧,乃至错误。如专业硕士不仅无法享受与学术型硕士等同的奖助政策,部分高校还针对专业硕士实行高收费,把专业硕士教育作为营利手段,片面追求招生规模和经济收益,导致专业硕士功能被培训化、地位被边缘化。


(二)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机制整体有待完善

专业硕士教育发展定位模糊直接导致专业硕士教育发展机制滞后。一是人才需求与就业动态反馈机制不够灵活。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仍处于增量扩张阶段,规模扩张意味着对结构的要求更高。我国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长期由政府主导,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度较低,专业设置未能根据社会发展需求作出及时的动态调整,二者存在明显结构错位。从全国各行业人才学历结构分布来看,护理、社会工作、建筑学等专业硕士培养数量存在明显短板。同时,现有专业硕士的专业设置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尤其是近年来逐渐涌现出许多如网络营销师、动画工程师等新兴职业,加剧了供需脱节。二是专业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不够完善。我国专业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均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但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要明显滞后于职业资格认证。本研究通过整理67种专业学位所对应的职业资格发现,有明确对应职业的约有40种,与职业资格相对应的专业硕士种类比例偏低(详见表1)。三是产教融合机制有待健全,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机制尚未得到充分体现。我国专业硕士教育虽逐步建立起了相应的产教融合机制,创建了不少专业实践基地,但由于在时间、场所、经费、实践指导方面缺乏持续保障,行业企业接收专业硕士入企实践的积极性不高,培养方案与实习实践存在“脱节”现象,导致专业硕士教育在整个教育链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瓶颈。


表1  我国现有专业硕士学位点与可对应职业资格一览


(三)专业硕士教育培养过程

与学术型硕士同质化明显

首先,在培养目标上,受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影响,专业硕士在培养目标定位不清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路径依赖,诱发“学术漂移”现象,导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演变为学术型硕士的“瘦身版”“简化版”。具体而言,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只是相对降低了学术标准,实践性作为专业硕士教育的核心特征未能得以彰显,在培养目标上与学术型硕士别无二致。如部分高校在进行专业硕士复试时只是把学术型硕士考题中较难部分剔除,余下全部套用学术型硕士标准。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专业硕士教育课程体系与课程规划缺乏顶层设计,与职业发展联系不紧密,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明显不足。具体而言,专业硕士在课程建设过程中简单套用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对实践应用能力重视不够,学分设置不合理,专业特色不显。再次,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多数专业硕士教学仍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主,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能力,远离真实场景,缺少真实案例,职业属性不显。最后,在导师队伍和学业评价方式上,由于“双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面临校外实践导师动力不足、校内外导师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等困境,校外导师大多处于“缺席”状态,专业硕士培养成为校内导师的“独角戏”,产教融合的形式大于实质,属于典型的“形式融合”。同时,不同于学术型硕士教育,专业硕士教育对实践教学等特定资源的依赖性更强。专业硕士教育的属性与定位决定其更需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事实上,绝大多数校内导师接受的是传统学术训练,缺乏实践教育教学资源,对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必然出现学术化倾向。

(四)专业硕士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匹配不够

专业硕士教育应致力于推动学生的专业能力素养与具体行业企业需求之间实现“零衔接”。但由于高校与行业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属性,前者遵循教育发展逻辑,具有公益性、长期性、非营利性等特性,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后者遵循市场运行逻辑,强调市场竞争、市场资源和市场收益,提供的是可以直接交易的产品。具有不同性质的高校与行业企业属于两个平行主体,要实现彼此衔接缺乏有效的内在动力,经常出现“一厢情愿”的尴尬局面。具体而言,一方面,专业硕士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脱钩”现象。行业的多样化决定了人才培养类型的多样化,产业结构直接影响专业结构。当前,我国正处于知识密集型的后工业化阶段,推动工业强基工程,发展一批战略性产业,落实《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业强国,这些均需大量多样化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现实来看,我国专业硕士与产业互动过程中呈现“前期基础薄弱,当前水平偏低”的发展特征,专业分布与产业发展存在“错配”现象,人才数量和质量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专业硕士的专业分布难以契合重点行业的发展需求。当前,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涉及交通运输、能源、通信技术、航空航天等领域,而专业硕士教育尚未涉及通讯、军工和航空等领域,导致我国部分重点发展行业领域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严重制约高精尖领域行业的发展。


四、专业硕士教育优化策略

(一)凸显行业导向性,科学研制并动态调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根据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要受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促进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教育与社会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必然、非线性关系,这种适应的非线性关系决定了教育同社会相适应的复杂性。教育外部关系规律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社会的现实需求。高校应及时根据国家、社会和市场的现实需要,合理把握未来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并在招生类型、规模、专业和课程设置方面作出及时调整。受既有行政管理体制影响,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相关政策与实践发展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导致专业硕士培养存在时滞性。因此,高校应基于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调控,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紧扣专业硕士教育的应用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特征,科学预测、统筹规划,及时有效调整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专业硕士培养应根据不同类型特征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及其质量标准。首先,高校应努力夯实专业硕士能力基础与素养基础。专业硕士教育作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培养途径,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培养,而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的习得需要专业实习、实践经历作保障。研究显示,专业实习经历和实践导师对MPA能力增值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专业硕士教育培养方案应锚定职业需求,亲近产业,服务行业,明确专业硕士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等培养规格,培养能够胜任行业实际工作岗位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其次,高校要主动邀请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和培养标准研制,共同参与培养目标设定、实践课程授课、精品教材编写、学生学业评价等各个环节,协同行业企业推动“定制化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同时,高校还应探索建立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校企联合论证制度,明确专业硕士培养的目标定位、知识结构、能力基础及其所对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与毕业要求,努力在人才培养链与行业需求链之间形成一一映射关系。


(二)实现能职匹配,完善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衔接机制

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不难发现,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建立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机制,促进二者融合,能为专业硕士提供职业准入资格。从横向看,我国应根据专业硕士教育的独特性将有专业性、无对应职业的应用学科专业硕士培养与职业认证相衔接;从纵向看,高校需加强不同层次专业硕士的内部衔接,实现一体化培养。一是要实现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职业资格有机融合。如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参照行业标准制定《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提出了优秀专业应具备专业品质与责任、专业知识与领悟、专业技艺与实践、应变性专长与发展等核心专业能力,并科学设计由六大模块组成的教育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二是要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桥梁作用。专业硕士教育在互通机制中应以行业组织为桥梁,加强高校与职业资格认证部门之间的联系,不断完善专业学位与职业资格准入、水平认证的有效衔接,努力实现在课程免考、实践年限、任职条件等方面的衔接。厦门大学积极推动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加强专业硕士联合基地建设,在与行业产业有效合作中,探索出了一条“专业学位+能力拓展”的专业硕士育人模式,专业硕士职业胜任力得到显著提升。


(三)强化协同效应,推动多元主体共同育人

在任何系统中,只要具备主动行为元素均可成为主体。如何有效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最为迫切的议题。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前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 Rosovsky)在《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中提出大学“拥有者”的概念。这里的“拥有者”并非经济学意义上的概念,而是指与大学利益休戚相关的人或群体。无疑,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行业企业都是高校的利益相关者,也都可能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参与主体。为呼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高校应努力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企业和社会机构积极合作,构建内外部一体化的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自律,提升质量文化,围绕专业硕士教育共同编织一张“契约网”。首先,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政策支撑与宏观监管作用,积极调动不同利益主体参与专业硕士培养的积极性。如法国政府通过实行强制性税收制度要求企业每年缴纳一定比例的培训税,该税收专门用于支付高校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的费用,地方政府根据企业接收大学生实习的数量与时长返还培训税。其次,行业企业可为专业硕士培养提供过程性指导,包括培养目标定位、标准制定、实践实习训练和专业认证等,使专业硕士教育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此外,行业组织也可扮演监管和指导角色,参与校企协同成果鉴定,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最后,高校应立足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主动加强与企业合作,加强案例教学和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参与课程与教材编订、学时分配、教学方法改革等过程,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四)推动产教融合,探索多元化培养途径

在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专业硕士生源更加多元化,高校对其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学习途径、教学方式等应作出及时调整。专业硕士培养应在统一性基础上强化多元化特征,以满足社会各行业对高层次特殊人才的需求。一是要明确职业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目标。专业硕士教育致力于培养满足特定社会需要、具有较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主要包括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两个方面。横向扩张主要指专业硕士的培养要兼容并包,注重培养与工作实际相关的多元化能力;纵向延伸是指尽可能满足个体对未来发展的个性化需求。二是要打造多元化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为强化专业硕士培养实践导向,高校应实现人才培养与用人需求相互匹配。一方面,校内专业硕士指导教师应充分积累在行业产业实践经验,积极到行业产业开展实践调查;另一方面,高校应主动邀请行业企业人才担任行业企业导师,支持行业企业部门参与教育办学,有效提升专业硕士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三是要探索多元、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相较于传统学术型硕士,专业硕士在求学动机、能力需求、学习方式、时间安排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高校应有针对性地为专业硕士设置项目式课程,为其提供MOOC、短学期、集中授课、微视频等教育,积极探索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行动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


分享、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